台大社工系4年級 邱馨慧
在討論社會企業在南非後種族隔離時代扮演的重要性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社會企業(social entrepreneur or social enterprise)的定義,但由於社會企業是一個新興的組織單位,在營利與非營利分別為兩端的光譜中,社會企業剛好處於中間的位置,社會企業的誕生和新管理主義開始進入非營利組織有關,非營利組織,尤其是社會福利相關的非營利阻織,面臨到運用政府補助、民眾捐款、企業認領等的幫助下,卻未將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,因此常受到大眾的質疑,社會企業的出現,正是為了解決此問題,社會企業抱持著和非營利組織一樣的使命,希望可以解決社會問題、改善環境等,運用商業管理的方式,有效運用財務、時間、人力資源,財務能夠自己自足,不需靠外部捐款、補助等,達到永續發展(sustainable) ,和一般商業部門(第二部門)[1]不同的是收入在扣除行政成本、營運成本、稅賦後不會將盈餘拿去分紅,而是持續投入到社會企業所營運的事業,或捐款給其他單位、回饋給社會等。